請不要誤解我,我真實的在享受旅行帶給我的一切,包括崩潰,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非去不可的旅行,卻有必要去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。
人的一生何其短暫,而且終須一死,死亡對我來說是恐懼的,但通過了瀕死的體驗,才發現死亡本身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人對於死亡的認知跟詮釋。
多年前我曾經到斐濟旅行,那實在是一趟極度糟糕的旅途,說是花錢去受罪一點都不為過,甚至在最後一天食物中毒,那是我一生感到最絕望的時刻,我回想了過去總總,只感覺對親人抱歉,最終旅伴們拯救了我,我卻開始思考死亡之前,要用茶米油鹽的生活來折磨自己,還是無畏他人眼光活在當下。
事實上,這很難做決定,就像大多數人問我是否該辭職遠行,我都無法給你答案,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,面對的挑戰也著實不同,我只能請你認清自己的困境,再做出負責的決定。
三十二歲旅途歸來,面對職場沈浮多年,內心對於現況已經無力改善,最終沒有期待,也不敢期待,對於未來感到悲觀,倒也不是生活困頓的憂愁,而是日繼一日不知為何而活。
直到親人死去,母親俯臥在外公的棺材大哭,我心想若有一天父母死去,我又是如何情景?
直到朋友自殺,鬱鬱寡歡多月,那時我連一個傾訴的對象都沒有,唯一一個就是只見過兩次面的出版社編輯,我告訴她可能無法寫書,在彼此通信的過程中,我用文字拯救自己,也順利結束《能不能,轉身就遠行》的創作。
直到大學社團學妹離開,因為難產而年輕與世長辭,那記憶爽朗的笑容就只能保留在回憶。
當你年紀越來越大,你就要一步一步面對死亡,父親也是,在一次旅行他告訴我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你不能去旅行,那就是天國,其他的地方你都可以去。
三十四歲離開朝九晚五的水泥叢林,死亡前我用旅途重新定義當下,每踏足一個未知陌生的國度,都會讓我感到興奮,每交錯一個路上的靈魂,都會讓我有所體驗,每遇到了什麼磨難,都會讓生命厚度增加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寫出來的旅行如此真實,因為我把旅行當生活在過,即使一個跌倒,也是過程。
旅行這麼多地方,我還是最愛印度,因為你能發現更多的不思議,除了眼睛看見的,更多是對內在的省思。
總有人說去危險地方不是找死嗎?
不過每個人本來就是一步步逐步踏向死亡,只不過早跟晚差別,恐懼死亡並不能帶給你平安順遂的一生,大多數我們只是害怕未知而已。
既然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在往同一個結局前進,我想最大的不同是怎麼看待你當下的人生。
有得人為了愛癡迷一生,有的人為了財奔波一生,有得人為了慾貪念一生,都沒有錯!只是在最後能不能安然嚥下那口氣,而已。
今日醒來已經接近九點,昨天因為夜間飛機,加上轉機,加上奔波整天,睡到了隔日,昨天的肯德基撐到了現在。
我對果阿完全不太熟悉,路上覓食才發現多家餐館都已經關門,走到著名的安久娜海灘,感覺這裡風景著實平常,一眼望過就回頭繼續覓食。
吃完早餐結果半路上天就開始下起狂雨,然後旅社停電,看來這裡停電宛若家常便飯,幾個旅人就在旅館大廳聊天,來自美國的賈斯丁曾在高雄教過兩年的英文,我們相談甚歡,晚點我們就一起看HBO,大部分時我在看書,今天的書是「西藏生死書」。
我問了旅館老闆怎麼離開,雨大概連下幾天,應該哪裡也去不了,週三的嬉皮市集沒開,海灘派對大概也只能取消。
或許有些人都對印度行感到不可思議,但我實在不想美化任何旅行,不過也並非每個人都會跟我有相同的遭遇,你知道我真的往往沒有計劃,或者改變計劃。
今天大雨我就被困在咖啡館,閱讀,寫作,分享我對於死亡的感覺,其他明天再說。
#印度果阿下雨沒在停
#停電也是家常便飯
#我都有跟雪兒爸媽視訊
#時間多文字也多